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延安有什麼習俗文化

延安有什麼習俗文化

發布時間:2023-08-27 08:52:01

㈠ 回延安的民俗內涵是什麼

回延安的民俗內涵是
1、具有陝北特色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白生生的窗紙紅窗花」等,是陝北鄉村才有的景觀,讀者未曾見過,所以讀來新奇。
2、打上革命記號的新民俗。如 「紅旗飄飄把手招」「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楊家嶺的紅旗高高地飄」「棗園的燈光照人心」等描寫,都帶有紅色意象,是那個年代的詩歌中經常見到的。
3、具有陝北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人物語言和人物行為。如 「白羊肚手巾紅腰帶」「老爺爺進門氣喘得緊:『我夢見雞毛信來———可真見親人……』」等,都是簡筆勾勒,顯出人物的 「土氣」,同樣具有民俗意義。

㈡ 有關延安的傳統民風民俗

主要景點: 秦直道 鳳凰山 黃帝陵 黃河壺口瀑布 延安革命紀念館
推薦行程: 鳳凰山-楊家嶺-棗園-王家坪-革命紀念館-寶塔山-清涼山萬佛寺……
餐 飲: 年糕、棗糕,是陝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風味小吃之一,由黍科糜子、大棗精製而成,經植物油炸後,其味清香細膩、香甜可口。洋芋擦擦、抿節等也是很有特色的
娛 樂: 陝北民歌、陝北秧歌、陝北道情以及安塞腰鼓都是當地的娛樂節目。
購 物: 延安新華陶瓷廠生產的紫砂茶具造型典雅、久負盛名;另外陝北小米、砂陶工藝品、陝北蘋果、陝北紅棗都是當地特產。
住 宿: 可選擇一些有當地風情特色的旅館居住,在延安大學里就有窯洞式旅館可供選擇,一般只需30元就可以住得很舒適
出 行: 210國道通過延安市內,公交每日5:30至17:30有車,每30分鍾一趟。
民風民俗: 陝北民風淳樸,民俗風情異彩紛呈,陝北民歌、陝北秧歌、陝北道情以及安塞腰鼓地方特色濃郁,伸手延安人民的喜愛。
注意事項: 陝北高原風沙很大,最好帶上眼鏡、帽子等以備不時之需,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好你的相機,以防被沙子劃傷

㈢ 急求一篇有有關延安的民風民俗

延長梆子

延長梆子是延長縣張家灘鎮下盤石村春節鬧秧歌的一種特有藝術方式,也叫下盤古梆子。
相傳,延長梆子起源於唐宋時期,那時村人用梆子來傳遞信息驅趕野獸,或者用梆子的擊打節奏來傳遞信息。後來,下盤石村的青年男女每逢過年鬧春都要打梆子,用來聯絡感情,慶賀新春。
延長梆子是黃土文化一部分,是陝北黃土文化積淀的結晶,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廣場藝術。一般分單打、男女對打、群打等表演形式,表演時充分顯示出男性的粗獷豪放,女性的溫柔嬈媚,濘蘊著陝北人民不屈的性格和耿直憨厚的秉性。

安塞民間繪畫的風格

安塞民間繪畫同陝北一脈相承,有著深刻的自然、歷史、社會文化背景。安塞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漫無邊際的丘壑、山崗之間,理想與現實的沖突,逼迫中經受著生存的磨礪,從而激揚了生命本體的精神張力,造就了渾朴寬厚、強悍而富於創造的品質。當你看著這些年齡層次不同的作者,聚精會神地描繪作品時,那粗獷凝煉的線條、濃烈的詼諧的色彩、雄壯渾厚的形象、崇高美妙的意境、隨心所欲地行筆運色,無不承受著這種精神品質的遣使。安塞民間繪畫既然根植於古老民間文化的沃土,它與新時代新文化觀念的融合,必然移植了這塊土地質朴純真的品性,同時又洋溢著新文化的精神風采。民間藝術家們以他們特有的眼力和手法,多角度地觀察表現豐富的生活和陝北黃土高原發生的變化。使我們油然品味到陝北人民對自己的土地的熱戀之情,善良淳樸且根深蒂固的鄉風民情,以及面對現代文明迅速的參與意識。從作品的形象神韻中,我們不僅品味到她們的精神品質,同時也覺察到苦澀的余韻。《牛頭》是一幅象徵性的作品,作者以飽滿的構圖、熱烈的色彩、富有裝飾趣味的手法,塑造出了親切、溫和、忠厚的老黃牛的形象,使人感到一種美的力量。《回娘家》表現了青年男女愛情幸福;新郎送新娘回娘家,行至高梁地中,新娘在毛驢上回眸嫵媚,新朗前去多情,被毛驢一腳踢來,幽默生動,令人回味無窮。《猴吃煙》的妙趣,《養蠶》姑娘的純真可愛,《伏虎》老漢的威武勁健,《大公雞》的雄健有力,《豬頭山》的鄉間氣息,都以真摯的情感傳送著她們生活與精神的信息。
安塞民間繪畫,是中國傳統文化思維方式、造形、技巧、色彩以及現代繪畫意識摻揉變化的藝術形態。民間藝術家不拘泥於客觀形象的摸擬,不受各種理論法度的約束,她們從廣度、深度、精微度全方位認識自然和生活,以大膽的想像和虛構、直覺感性的恣意發揮、隨意移植手法進行創作。她們把現實生活中極其復雜的內容、形象、色彩,極有韻味情致地表現在生動和諧、妙趣橫生的意境之中,既有寫意的揮灑,又富裝飾的瑰麗。造形中所用的線條、圖飾、紋樣、破點,在寓意、示意、陪襯、誇張諸般手法的支配下,根據自己對事物的真情實感和想像,運筆之於情,造型敷之於神,內容追求充實,意境追求崇高,作品隨出現了剛柔虛實、蒼勁厚潤、粗獷細膩等等微妙的變化,古樸沉穩而不尚浮誇,清新濃艷而不失典雅。
安塞民間繪畫已引起國內外美術家的矚目,先後吸引了法國、義大利、比利時、德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美術家、學者前往考察研究、收藏作品。十多件作品參展於近兩屆法國獨立沙龍美展。一百餘件作品被國內外著名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在國內舉辦的全國農民畫展覽中不斷有作品獲獎,民間畫家應邀登上了中央美術學院的講台和出國講學。
安塞民間繪畫,以她特有的風格已成為陝北黃土高原的精神象徵。
斗鼓-壺口

壺口斗鼓是陝北民間傳統鼓舞藝術中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源於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旁,流傳於陝西省宜川縣黃河沿岸的壺口鄉、高柏鄉一帶。「涌來萬島排空勢,卷作千雷震地聲」,這是對壺口瀑布的描寫,也正是壺口斗鼓的寫照。壺口斗鼓融舞蹈、武術、打擊樂為一體,具有高亢昂揚,粗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剛烈等特點。表現了黃河兒女征服困難的豪情,融合了黃土高原人樂觀奔放、堅韌不拔的性格。
四千多年前,黃河洪水泛濫。我國最古老的經書《尚書》中講到大禹治水,《詩經》中也有大禹治水。在那場空前浩劫中,大禹懷抱濟世拯物之心,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堅韌不拔地治理黃河,以至三過家門而不入。傳說他的妻子塗山氏是宜川縣閣樓鄉依錦人,故而當地人尊稱大禹為姑父,至今依錦村還有為大禹修建的姑父廟,而一直守望大禹的塗山氏則化作大山躺在壺口瀑布的岸邊。
《水經注》記載:「禹治水,壺口始」,傳說,大禹在治理黃河時,黃河裡有一條蛟龍興風作浪,大禹奮力擒拿它,人們在黃河岸邊擺起了鼓陣,成千面鑼鼓爭搶著湧向瀑布,他們用氣勢沖天的鼓聲來壓住黃河的怒吼聲,以此來震住黃河的蛟龍,為禹王爺擊鼓助威,所以形成了斗鼓。當大禹將蛟龍壓在壺口的十里龍槽中之後,人們擂鼓慶祝勝利。鼓是精神的象徵,舞是力量的表現,鼓舞結合開舞蹈文化之先河。從此以後,斗鼓就成為壺口民間慶祝成功喜悅的一種形式,流傳至今。
每到農閑季節,各鄉都有自己的廟會,十里八鄉的村民們抬出鑼鼓,歡聚一場。在未見其形時,數十里外早聞斗鼓之聲,如雷貫耳,山鳴谷應。及至近前,則如聞虎嘯獅吼,地動天搖。鼓手頭扎英雄結,胸挎尺六鼓、手持硬木椎;鑔手身披戰士袍,腳踏皂布鞋,手執青銅鑔。雙方列隊相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演奏時從擂鼓開始,起伏相間,張弛結合,如同擺開一個接一個的戰陣,前後進退,左右開合。分開時象八卦,雲集陰陽雙合,一忽而狂風卷殘雲,一忽而猛雨打枯葉;聚合時如神龍,凝聚天地威力,一忽而霹靂摧腐朽,一忽而巨浪擊頑石,造成一種刀光劍影的戰場意境。那場面讓千軍辟易、萬馬蕭蕭,實在驚人,也著實感人。
擊鼓會的高潮就是斗鼓。斗鼓不僅要比力氣和耐力,還要比智慧與技巧。一隊鼓手奮勇挑戰,另一隊鼓手立即作出回應,用驚天動地的鼓聲應戰。比賽中鼓動鑔飛,腳下的黃土飛揚,也合著鼓的節奏上下翻飛。塵土漫處,只聞鼓聲激,不見擊鼓人,空氣似乎也燃燒了起來,人影飄搖,驚心動魄。觀眾圍在鼓手的周邊,呼嚎吶喊,以至面紅耳赤、聲嘶力竭。斗鼓中曾經出現過一方鑔劃破對方鼓的事,可見其激烈。最後,斗鼓在一方取勝的歡快氣氛里結束。
壺口斗鼓使用的樂器不多,只有鼓、鑼、鑔三件,卻能打出大自然的風雨雷電,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打擊技巧的變化有正擊、輕擊、邊擊、邦擊;鑔有擦擊、拋擊、悶擊、平擊;每種擊法還可細分,共打法技巧不下幾十種。傳統配置比例是一鼓對一鑔。演奏方法是主鼓指揮,鑼主奏,群鑔齊鳴,眾鼓爭威,上百面鼓,成百付鑔,共鳴齊奏時,如天地轟鳴,使人感受到當年大禹征服蛟龍的威風。
表演時,表演者結合鼓點節奏場面變化,作出種種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開弓」、「馬步沖擊」、「穿插對打」、「開合鬥打」;鑼手有「反扣前沖」、「回扣後弓」;鑔手有「雙人對鑔」、「大鑔高翻」、「胸前空翻」,還有「單翻」、「雙翻」、「斜叉」、「正叉」等,鼓鑼鑔在這里變成刀槍劍,演奏者則成為將校卒,威武雄壯,「舞」成了「武」。演奏中巧妙自如地運用了「鼓花」、「鑼花」、「鑔花」,加之棰腕上的綵帶裝飾,整個場面顯得五彩繽紛,給予人以酣暢淋漓之感,「武」又成了「舞」。
二00五年,壺口斗鼓全面推出,在延安、西安等多次演出,引起轟動。八月,中組部長賀國強、陝西省委書記李建功國、延安市委書記王俠在壺口瀑布旁邊觀看了壺口斗鼓,非常高興。
壺口斗鼓具有黃土高原質朴俊美的風情和黃河壺口豪邁奔放的風骨。既有陝北文化的醇厚,又有關中文化的酣美;它結合了陝北花鼓文化的博大和晉南威風風鑼鼓文化的的精細,是秦文化和晉文化的精妙結合,它特有的藝術形式使它以全新的面貌成為陝北鼓林的姣姣者。黃河雄風天下揚,壺口斗鼓的雄壯氣概將給世人帶來的耳目一新的視覺享受和揚眉吐氣的感覺盛宴。

歡天喜地鬧洞房

古人雲:人生兩大喜事莫過於「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結婚自然是人生的頭等大喜事,父母親戚喜,近鄰朋友喜,當然最歡喜的要數新郎新娘。迎娶、拜親、入帳等各項禮儀完畢後,便有一項最為熱鬧、最不能簡化的習俗——鬧洞房。黃龍的鬧洞房同其它地方基本相似:它把整個婚禮推向了高潮。
洞房的稱謂十分古老,據說源於原始社會的洞穴時代。後又叫帳房,現多稱新房,但黃龍城鄉人民仍沿襲洞房之說。
鬧洞房全過程包括「鬧房」、「熏房」、「聽房」三部曲。鬧房當然是重頭戲。
陝北有個古老的土俗,即新婚人洞房後才算正式夫妻。既成夫妻,合當慶賀、戲逗一番。新婚當天晚上,掌燈時分,新娘坐帳,新郎備茶、酒、煙、糖、瓜子少許,邀請姐夫輩、姐嫂輩、表弟妹輩、戶族中能誑能要的爺爺、奶奶輩以及同事、同學、朋友、戰友等人帳坐席,新郎舉行簡單的敬酒、敬煙禮儀後,鬧房正式開始。鬧房又叫耍房,其形式多樣,說、唱、做、學,不拘一格;內容豐富多彩,文、武、酸、辣,包羅萬象。眾多鬧房者一般有一人主持,他人附和,新郎新娘任從安排指揮,一一應付,不得拒絕,更不能發脾氣、冷場。傳統的鬧房節目大都很文明、高雅,諸如新人握握手、唱支歌、喝交杯酒、說說對口詞、點燃過橋煙、空中吃蘋果等。這些說起簡單,可做起來不容易,總要花很大力氣,勞不少口舌,方能完成一個節目。原因是過去結婚年齡小,羞羞答答,加之結婚前雙方大多未曾見面,更沒說過話,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為。因而,即使十分平常的幾句話,新媳婦卻難以啟齒;即使很普通的一個動作,新郎也沒有勇氣在廣眾面前准確地完成。隨著時代進步,結婚青年已十分成熟老練,又加之自由戀愛,感情交流十分深入,因而,現代鬧洞房比過去要激烈,節目內容復雜,完成難度大。
鬧洞房突出一個「鬧」字,不但要鬧,而且要鬧好。原因有三:其一,不鬧不安寧。俗傳鬼中好色者乘隙入帳作祟,大鬧則嚇跑。其二,不鬧不親愛。小兩口不言不語,拘拘束束,難以打破僵局。其三,不鬧不熱鬧。日里炮樂齊鳴,晚間卻冷冷清清,氣氛不和諧。鬧房多在夜裡十二點以後結束。
個別調皮後生將事先備好的辣椒、花椒、煙葉等嗆味十足的東西點燃從煙囪投下,蓋住洞口;或從炕洞塞進,使洞房中充滿嗆味,人們把這種惡作劇稱之為「熏房」。
折騰半宿,新人在房中門外,各處觀察一番,確信無疑之後,放心入睡。其實角落隱蔽的、翻牆越人的,早巳潛伏門外聽房內動靜。此乃「聽房」。
隨著時代的發展,鬧洞房的習俗將日趨文明。

布貼畫

布貼畫,又叫布堆畫、布貼花、布摞花,還叫撥花。它以粗布為原料,用袋裝染料直接高溫染製成各種顏色,由巧手婦女剪貼而成。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現代民間美術畫鄉」的延川縣,地處黃土高原腹地,位於延安以東的黃河岸邊,受鄂爾多斯草原的影響和蒙漢民間藝術相互滲透,其民間傳統藝術具有獨特魅力。延川人在當地傳統民間剪紙、刺綉、壁畫、布貼工藝的基礎上,從生活出發,就地取材,採用不同色彩、不同質地、不同形狀的布塊,通過布縫和補花布飾手工藝,創造出畫面具有浮雕感的布貼畫。所謂布縫,就是大面積的拼貼,包括貼塊、縫合、鑲花和拼接;所謂補花,就是小面積的花飾紋樣點綴,即在一塊底布上貼、縫、鑲上有布紋樣的布片。
延川布貼畫所表現的內容,有民間傳說、戲劇人物、民俗生活、動物、花卉和各種吉祥圖案,追求沉著和濃烈的色彩,在大膽誇張的畫面之中開拓新意,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延川人著裝戴飾,喜歡紅、黃、藍、綠,布貼畫充分反映了當地民眾的共同心理感受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心靈手巧的延川人,把一塊塊不同形狀的布塊,便成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布貼畫,使之折射出當地固有的民族社會史,風俗習尚、地理環境和審美觀所賦予的光彩。
布貼畫與當地群眾的生活關系密切,如:農家婦女用各種顏色的碎布頭剪貼虎頭、花卉和各種吉祥圖案,綴納在兒童衣帽和鞋子上;有的剪貼成「魚戲蓮」裝飾在新婚男女的枕頭上。

子長剪紙

在陝北黃土高原,無論是延安地區,還是榆林地區,幾乎每戶人家窯洞的窗欞、門上、窯頂、炕圍、米囤、麵缸上,都貼有剪紙的裝飾。
心靈手巧的陝北人用一把剪刀,一沓紅紙,剪成各式各樣的紙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剪紙藝術。剪紙各地都有,而陝北的剪紙最著名,藝術成就最高。陝北剪紙分延安、三邊、綏米、黃河沿線的神府佳。陝北剪紙是剪紙藝術的一個地方流派,既有濃厚的裝飾趣味、欣賞魅力,又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剪紙藝人多為巧婦,既有年逾花甲的老大娘,也有年輕媳婦,還有七八歲的女娃娃。剪紙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凡是看到的、聽到的都可剪成。傳統剪紙有喜慶豐收的「連年有餘」,盼望吉利的大紅公雞、威風老虎,望子成龍的龍生貴子、麒麟送子,有祝願延年益壽的鶴鹿同春,有期望幸福的富貴不斷頭、勾連萬字、蛇盤兔等,還有表現愛情和生命繁衍的魚鬧蓮、石榴牡丹、鷹抓兔、葫蘆生子、抓髻娃娃、蓮生子、魚生子等,總之,飛禽走獸,應有盡有。此外,還有圖案花紋、自然風貌、戲曲故事、神話傳說等。在表現手法上,大膽取捨,變形誇張,既纖細秀美,剜空透亮,又粗獷大方,渾厚古樸,達到灑脫中見細膩的藝術效果。
新剪紙內容多和生產活動與民俗活動有關。當地農民習慣於用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豬這十二屬相來紀年,並根據農歷季節安排農事生產活動。所以,陝北農村婦女愛剪十二屬相紙花。每年春節前夕,除舊布新,家家戶戶都在雪白的窗紙上,貼上紅紅綠綠的窗花。除逢年過節外,婚姻嫁娶也貼剪紙,結婚時洞房貼雙喜窗花,甚至定親喝酒的酒瓶上也貼紙花.有的地方,媳婦臨盆生娃娃之前,婆婆先在房門上貼老虎,說是有了老虎把門,妖魔不敢進屋攝走娃娃。在麥收時節,如遇陰雨天氣,農婦就剪幾張手持掃帚的人兒紙花,懸掛門前,或貼於樹幹上,其目的是祈求紙人掃掉天上的陰雲,好讓太陽出來曬麥子。
近幾年,好些陝北大娘作為民間剪紙藝人走出陝北,走向全國,乃至走向國外,作剪紙藝術表演,搞剪紙藝術展覽,受到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喜愛和歡迎,有的不惜耗巨資購買收藏。

陝北道情

陝北道情源於唐代。其曲以《承天》、《九真》等道曲為基準,唱詞以道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出世思想。隨著道教的衰落,道教故事漸為民間故事、神話、傳奇、小說所取代,擴大了道情的題材。陝北道情的表演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也有隻唱不說的。形式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它有音樂聲腔,既吸收了陝北民歌、小調的音樂旋律,又吸收了陝北說書的音樂節奏,至今仍保留著陝北說書"平調"的調式。它的唱腔分老調與新調。舊社會百姓受欺壓,唱出的調低沉、憂傷、委婉、緩慢、無限悲痛與思念,這些調多為C調。邊區政府成立後,窮人翻身當家作主,唱出的調變得熱烈、激昂、明朗、歡快,這些調多為G調。同時,它也受晉劇、秦腔影響,在行頭、叫板、道白的腔調上基本一樣。道情曲牌可分絲弦曲牌和嗩吶曲牌兩大類共百餘首。前者與板鼓、小鑔、小鑼等配合使用,後者與堂鼓、大鑔、大鑼配合使用。陝北道情在延安及延安以北幾個縣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以子長、延川兩縣老百姓最為喜愛。近年,一些作者對道情大膽進行改革嘗試,收到良好效果。

安塞農民畫

安塞農民畫,故名思義,是農民自己畫的畫。安塞有民間畫家千餘人,他們都以農家婦女為主。在勞動之餘,用畫筆描繪新生活反映新生活,取得了巨大成就。安塞農民畫構圖奇美,想像力豐富,手法大膽,色彩效果十分明顯,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被譽為「東方的畢加索」。
安塞農民畫參加過法國獨立沙龍美展和世界各地以及在中國各地的展出,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其中《牛頭》獲得全國評比一等獎。中國美術館收藏了部分作品。《美術》、《人民畫報》、《人民日報》等數十種報刊雜志進行過介紹。安塞農民畫家到過法國、美國、日本、德國、奧地利、菲律賓等國進行表演交流。

延川木刻

木刻,中國木刻版畫,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黨中央在延安時期,以古元等為代表的老一代版畫家,充分發揮木刻短小精悍,易於掌握,便於戰斗的特點,配合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斗爭,立下不朽的功績。
延安一代青年木刻工作繼承老一輩版畫家的光榮傳統,努力學習和借鑒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遺產,創作了一批具有強烈地方特色和濃郁生活氣息的版畫作品,延川縣文聯秘書長、青年版畫家劉宏祥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劉宏祥,男,生於1970年7月29日,陝西省延川縣人,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會員,陝西省版畫藝委會委員,延安市美協理事,延川美協秘書長。劉宏祥同志作品的最大特點是抓住自己熟悉的農村生活中的典型加以提煉,然後進入創作。每幅作品都充滿了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親切感人,同時吸收民間剪紙、布堆畫、石刻等姐妹藝術中的營養,刀法大膽,黑白強烈,粗獷有力,得到美術界的廣泛注意,被譽"延安青年木刻"的繼承人。作品多次在全國大型展覽中獲金、銀、銅獎,有三十多幅作品被法國友人及國內外知名人士收藏。一百餘幅作品發表在國內外報刊雜志上,名字及業績收入《世界優秀人才大典》、《國際文化藝術人才典》等多部辭典中。

閱讀全文

與延安有什麼習俗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18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18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4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793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3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46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8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98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867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70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3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2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5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35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09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20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0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08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28